我和Peter不是很熟,但有一个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,追思.
2008年汶川地震后,我工作的公司帮助筹款寄给中国灾区,员工每捐一元,公司加捐两元。我告诉了很多关心中国的朋友,说如果他们要捐款,可以以我的名义捐,这样可以筹到更多钱。很多打网球的朋友都给钱我捐。我那时收到了Peter寄来的支票。我印象很深,因为我当时和Peter并不很熟,没有人会知道他这样帮助别人。那时以后我知道了Peter是个善良和有爱心的人。
10月中拍攝華人網球協會Kissena Park活動時,素材裡面有Peter的部分,我把這些素材粗略剪輯一下,放在Youtube上,算是對Peter的緬懷。 短片時長51秒,音樂採用的是“to the one who knows”,結尾處借用了Charle微信的一張黑框Peter照片(謝謝,希望不介意)。
素材本來就為數不多,Peter很多時候只是背景,所以剪輯起來不是很容易,但仍然可以看到的樸實低調、他的反手削球英姿。失去身邊的球友,是一大損失,謹以此短片略表深切悼念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1P3sSBsKG8&feature=youtu.be
我刚刚发给你了我的drop box,里面有14个曲子,其中第十四首是悲歌,跟CD里的顺序有点不一样,最近心情很沉重,总觉得他如果不拖或搭桥装支架不会有今天的结果,上周三不舒服就应该去ER, 他一直不放心他妈妈的心脏,就是忽略了自己。
失去他总觉得生活中缺点什么,空荡荡的,他这人做好事也不声张的,真象个菩萨!
我跟Peter 是1975年还有上海队的陈娟就一起在上海打球,友情很深很深,后来大家分别到美国移民留学,IT发展以后联系就更多了,11/10/14我们还有微信邮箱联系,怎么就这么快啊?除了悲歌别的也都很
陳娟 |
我和peter认识才10几岁 |
November 19, 2014 |
这几天心情非常沉重,我和peter认识才10几岁,当时他是余业网球爱好者,我们共同在长宁网球场打球,我进上海队后,每星期曰,休息我总是回母校长宁打球,有一群大学生Peter也是其中一个,大家都和我很好,一起打球,一起玩,一起吃饭,看电影,peter家我去过好几次,是一幢三楼的洋房,家境很好,钢琴弹到8节,我们都很羡慕他,当时在上海没有几家有钢琴。 后来Peter工作在上海海关我也去过几次,看到他穿着一身工作服帅极了,不久他去了美国,我们一起玩的大学生都了美国,我去了澳大利亚,我们每年互寄圣诞卡,后来电邮保持联系,为了网球我们三次在上海见面,打球最后一次是去年11月份,我们玩得很高兴除了吃饭就是打球,我知道他对网球情有独钟,我们经常在电话里切磋球艺,我教球碰到不顺心的事都和他说,他总是劝导我注意身体,钱多钱少够用就好,他的话真实诚恳,我也劝他保重身体,最近他发来一张照片,看上去瘦了,他告诉我瘦了10磅每星期打5次球,我赞他锻练很成功,记得在上海一起吃饭时他的脉搏跳跳停停,我很紧张,那时上海雾霾我认为是空气不好导致的,但是我还是不放心,要一起去药店买药,或回家拿麝香保心丸给他,他说旅馆傍边有药店,回家通电话,他说吃了药好多了,他说从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,我后悔没有坚持.我们是网球相识,网球结友情,说好明年有时间再聚上海,他的离开我都无法想像,对不起,写不下去,我写作不好,望他能一路走好,来身我们在做朋友,有空我会给她母亲去电,我真想去参加他的聚会,和他说说话。
Louis Chan |
Peter 有個性 |
November 15, 2014 |
Peter是我們群體裡,最正常的一個人。從沒有怨言過。他話不多。有需要,他一定出現。他有個性。可他從不可以展示個性。就為了合群。
Total Memórias: 7
Páginas:: 2 « 1 2 »
Partilhe suas lembranças